盘点2016,经天传媒员工说的最多的,不是市场,不是挣了多少利润,而是公司在过去一年慷慨解囊,从事的“诗歌公益”事业。2016年6月,公司投资在合肥举办了“人民生活的歌者,古典诗词的传人 ——谢清泉诗词集《彩云轩诗词》研讨会”;支持了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全国高校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歌文献展”。在从事诗歌公益活动中,公司员工也受到诗歌的熏陶。
“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这首民歌《稻堆》,在“大跃进”时期脍炙人口,一时风靡全国,已成为红色经典。 这首民歌的作者,就是今年已经82岁的谢清泉先生。为研究谢清泉先生的诗词艺术特别是新近出版的《彩云轩诗词》集的创作成就,进一步传播古典诗词文化,促进安徽省诗词事业的发展,经天传媒联合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安徽社家养老集团等,策划、投资举办了这次活动。出席这次研讨会的近百名诗人、专家,高度评价了谢清泉先生的家国情怀、深厚学养、为人民立言和忠实生活的精神,研讨了诗词集《彩云轩诗词》的创作成就。经天传媒的这一义举,收到了与会人员的点赞,省、市新闻媒体予以热情报道,老诗人谢清泉先生十分感动。
2016年8月4日,“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全国高校大学生诗歌文献展(1978——1990),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共展出各种文献四百余件,展品均由中国第一家民办诗歌纪念馆——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姜红伟个人提供展品,涉及全国各地高校120余所。因活动经费不足,主要操作者姜红伟要求给予支持,经天传媒热情相助,为活动策划、设计、印制了宣传画册,以及八款宣传海报,所涉人力、物力均由经天传媒承担。同时公司董事长江文波,还为“文献展”奉献了两首创作、发表于八十年代的诗歌手稿。
江文波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道的诗人,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绿风》诗刊、《花城》、《萌芽》、《诗潮》、《安徽文学》、《诗歌报》等文学报刊,发表数百首诗歌和诗歌评论作品,虽然一度从商搁笔,但始终有着浓郁的诗歌情怀。他说,企业的主要责任,虽然是经营和创造利润,但企业不能成为赚钱的机器,也需要“诗歌和远方”,我们要做有诗意、文化和情怀的企业,要让大多数员工胸有诗歌,眼望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