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经天传媒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传媒论坛//从“给我一个亿”看一次合格的事件营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发布时间:2016-01-04 14:19:03
  |  
阅读量:40
字号:
A+ A- A

朋友圈

好多朋友突然买了兰博基尼或LV,点进去一看,原来确实有钱让人随便花。虽然模拟3D技术还远,但毕竟就是一个虚拟的H5小游戏,还是与“给我一个亿”不搭边。

微博

本以为这就完事了,哪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又抽风了一把,一条微博,揭开了整个事件的原委。


博主叫“顾异的”,还是一个在豆瓣拥有百万粉丝的红人,一个肥肥的小姑娘,微博粉丝65万,90后。擅长逗逼漫画和语言风格的她,近期写了一篇题目是《有人给了我一亿人民币》的微博。里面详细叙述了此事的前前后后,比如其实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并不是给一个亿,而是先假设你有一个亿,并用这些钱买了某理财平台年化利率为10%的产品,一周后能得到20万,最后,让你三天花完这20万。 可就是通过这么一问一答,博主开始了三天花20万的生活,比如吃海鲜,开跑车,开飞机,给路人送红包……本以为里面的文字和照片都是编造了。

报纸

这事后来竟然上了《南方都市报》的社会版(而不是广告版)和网易新闻的头条。


这事儿到底最后有折腾到多火?不知道,但从整个公关传播策略上来看,倒是有几点可取之处,一次合格的事件营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呢?如下:


1、故事。如前文所说,广告主虽然有点夸大,但他还是兑现了其在广告里的“牛逼”,这本身与单纯讲自己多好多好就是一个反差。


2、立体。“给你一个亿”通过电影贴片广告、H5小游戏、微博红人和传统媒体的立体化传播,试图渗透到了各个层面,其实这也不是一个传统方式。今年是国产电影大爆发的一年,都市白领的娱乐方式开始被电影占去,而这帮人其实是有一定购买力的,而且电影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灌输”,你无法关闭,只能被洗脑。有人认为,电影贴片广告目前是一个价值洼地,有点类似电影版的分众。


3、KOL。这次事件,主角是一个网红,原来此人还曾经操盘过一款手机的新媒体营销,文风以“恶意卖萌+实话实说”为主,其漫画的风格也十分统一。品牌主为什么选这么一个人,不得而知,但选中一个KOL,并与品牌发生关系,传播是带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换句话说,“顾异的”更会讲故事,而且是一个逗逼的消费者的视角。


4、种子。最后还说回转化率这个问题。比如这次的事,单纯的直接消费就三天花了30万,明明可以投放10个自媒体渠道。自媒体到底是一个渠道呢,还是一个视角或信源。但是肯定不能只做渠道,尤其是在某个细分领域。自媒体之所以比传统媒体更有生命力,主要就是在内容制作上,所以,其实好多社会化传播也好,事件营销也罢,其实就是在种地,核心内容或主题就是种子,KOL就是化肥,只能起到催熟的作用,而不能决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5、费用。很多人觉得请某某明星代言贵,还是事件营销好,因为便宜,可以以小博大。错了,不仅是现在的事件营销一点也不便宜,能够激发全民互动的可能性极低。但还要不要做呢?当然要做,因为单纯代言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