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这个本属于互联网电商企业大秀存在感的商业模式,在去年一片喧嚣的O2O企业大批倒闭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让实体零售企业找到翻身的机会?
没有人敢去断言。但有一点可能肯定,零售业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加恶劣。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对行业的这一现象毫不避讳,“过去四年,上市零售企业的净利润率一直处于下滑态势,净利润连续4年出现了负增长。”他说:“零售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不过,有一个现象也更值得注意,电商的增长也似乎不再那么强劲了。
电商增长已大幅放缓
北京市统计局3月16日发布的一组最新数据耐人回味: 1-2月,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16.9亿元,同比增长1%。增速比2015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这也是有史以来社零额增速罕见的低点。
应该说零售业整体低迷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新鲜的是,网上零售在1-2月同比增长为-10%----首次出现的同比负增长,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看来,是因为京东、小米等少数电商增速变缓,因为他们在过去几年基本保持了双位数增长,拉高了整体增幅。
如果我们调出2015年的数据就会发现,这一年的1-2月,北京市网上零售同比增长62%。而2015年整年,北京市网上零售额的同比增长也高达40.2%。
因此,2016年出现的这个苗头,对电商来说,绝对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
国美在线CEO李俊涛也在会上表示,电商已经从当初的爆发式增长进入温各增长阶段。“一开始200%甚至1000%的增长。”他说,现在基本是平缓增长,目前应该在30%左右,而且有机构预测, 2016年-2020年,中国电商增长也将维持在25%-30%左右。
这意味着,电商的高增长势头已经基本结束,未来将进入与实体零售相持博弈争夺市场的新阶段。
目前,网络零售交易额占整体社会消费品总和的12.9%。通过这个预测,李俊涛认为,2020年,网络零售占比会在19.3%左右,不会超过20%。
步步高董事长王填也表示,从整个互联网增速来说,几大平台真正的有效增速也就20%多,而这将带来线上和线下的一次再平衡,包括消费者个性化选择、资本对行业的重新审视、监管者对电商更加严厉以及线下线下企业对商业模式的重构认知等。
实体零售迎来O2O发力时机
应该承认,中国零售业的全渠道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
“从美国市场来看,纯电商企业占据网络零售的份额仅为20%,80%仍掌握在传统零售企业手里。”裴亮说,但在中国,90%的份额是纯电商占据的,传统零售企业开展多渠道、全渠道、O2O目前所取得的市场地位仅为9.9%。
而对实体零售而言,这个数据确实不容乐观。但威胁的同时也意味着机会。因为具象到O2O领域而言,互联网企业栽的跟头,在2015年远比实体零售企业要大得多。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的一份《华东O2O项目死亡名单》,2015年其在网上流传甚广,文章列出了餐饮、社区、美业、旅游、教育、汽车、房产、婚庆以及母婴9个行业的O2O企业倒闭名单,其中外卖、洗车、教育、旅游、房产等领域最为突出,可谓“尸横遍野”,如小叶子外卖、蹭饭网、阿姨厨房、e食e客等17家公司关闭,拒宅网、找好玩儿网等旅游O2O,呵护网、36号教室等教育O2O, 房屋网、程途网等房产O2O都扎堆死亡。
转自营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