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经天传媒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贾跃亭:慌什么,我会对你们负责的
发布时间:2018-01-04 11:11:17
  |  
阅读量:64
字号:
A+ A- A

11.png

我会尽责到底,但我就是不回国。对,说的就是贾跃亭。

昨天,贾跃亭公众号发文,对于2017年12月25日,北京证监局发布的“关于责令贾跃亭回国履责的通告”,他回应:这份通告我很重视,债务问题我会尽责到底。

昨天晚间,乐视网发公告称,上市公司尚未与贾跃亭及非上市体系关联方就债务问题形成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将继续全力推动债务问题的实质解决。

贾跃亭一直霸占着各大财经头条,媒体被贾跃亭遛了一个月了,一会说FF成功融资10亿美元,一会又说这是个乌龙,资金并没有到位。

那么,处于风口浪尖的贾跃亭,面对监管部门的通告,这样的处理方式妥当吗?可行吗?他能否依靠FF东山再起?来听听大头的分析。

12.png

秦朔

秦朔朋友圈创始人

我们既不要搞企业家崇拜

也不要恶意诅咒贾跃亭

看到贾跃亭的发文回应,我想到两句话:

第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中贾跃亭对2016年下半年乐视体系的过度扩张作了反省,但我觉得反省还是很肤浅。明知自己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跟不上,为何还要如此疯狂扩张?直到北京证监局逼他表态的严重地步,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之前的贾跃亭还是存在侥幸心理,但法网恢恢,最终还是要承担后果。

第二句:Nothing is impossible.

不光是贾跃亭,所有的企业家都该认识到:泡沫消散后所谓的财富就灰飞烟灭了。但债务就像铁一样存在着,是无法磨灭的,债主会永远紧追不舍。

13.png

贾跃亭这件事也让利益相关者吸取了教训:既不要搞企业家崇拜,也不要搞企业家诅咒。

不搞企业家崇拜,就是不要因为企业家的知名度高,宣传力度大,政府、供应商、投资者就放弃商业理性。贾跃亭能欠下如此多债务,能从股市中倒腾走这么多钱,说明有人愿意借给他,他还不出钱时,还愿意给他更长账期,说明投资人包括公募基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完全相信讲故事,宁信其有。

所有这些的背后,是一种明星崇拜。太多人因为贾跃亭曾经的明星光环而放弃了基本的商业逻辑。

所谓企业家诅咒,就是当乐视遭遇危机后,一些人开始说贾跃亭一开始就是骗子,是恶人。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到正常的商业逻辑,按照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则,该担的责任要担当,但不要搞诛心之论。

目前,权威部门还没有证据证明贾跃亭存在IPO造假或恶意欺诈,因此不涉及刑事问题,只能采取通告方式。贾跃亭选择留在美国,也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我们寄希望于他真正觉醒,将信誉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才有可能真正挽回自己。

14.png

丁道师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

原速途研究院院长

乐视遇到的是资金问题

并非战略和方向问题

目前,乐视手中还有好牌,比如FF。2018年将是汽车的爆发之年,2017年下半年,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发展迅猛,抛开融资问题,FF比这两家更加领先。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对FF表示肯定,从实际表现来看,FF也确实不错。贾跃亭有望通过FF重新崛起。

至于FF融资的问题,目前外界还不确定他到底有没有落实。但FF与乐视是被切割开的板块,如果资本方认为FF不受乐视的负面影响以及债务所牵连的话,那么资本方给予FF几亿美元的投资是很正常的,这在汽车领域并不算多。

从大的层面来说,乐视这两年所经历的几乎所有问题,腾讯和网易都曾经历过相似的问题,甚至是更为严重。马化腾曾在QQ已有数以千万的用户时,面临亏损,甚至计划将腾讯打包出售都未能成功。网易上市后股价长期下跌,甚至跌到一美元以下的白菜价。

以及,包括苹果在内的任何一家大公司,都曾经历过磨难。乐视和贾跃亭目前就正处在这个经历磨难的阶段。

15.png

在我看来,贾跃亭是中国互联网最具有前瞻性、魄力和判断力的两人之一,另一个是马云。贾跃亭最早提出多屏战略产业融合,他很早时就提出,消费者每天都要用汽车、手机、电视等屏幕,那么能否把这些场景进行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娱乐消费的生活方式。

所以,乐视遇到的问题只是资金问题,并非战略和方向问题,如果资本方面没有问题,或许今天的乐视已经发展成为BAT级别的企业。贾跃亭的问题在于步子迈得太大了,没有一步一个脚印,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在公司团队人员管理上的驾驭能力也没能跟上。

目前,贾跃亭不回国,选择委托甘薇、贾跃民处理相关事务,属于下下之策,因为回国的话,必定会被从严对待,将被限制出境等,也无法再处理FF相关工作。

唯有留在美国,真正把FF做起来,妥善处理国内债务问题,重新建立信誉,才能重新崛起。

16.png

戴剑

弘骥资本&骥智咨询合伙人

商学院教授、私董会教练

贾跃亭留守美国“以时间换空间”

但FF或许只是忧伤故事的美丽结尾

贾跃亭先生委托甘薇女士、贾跃民先生全权履行股东责任、处理乐视债务危机,也许是目前情境下综合权衡各方利益、推演各种结局之后最为折中的选择。假如回国,就不能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让乐视的故事失去想象的空间和悠长的余味。

从法律层面来说,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法律≠事实,正如豪华婚礼+结婚证≠幸福的婚姻。

贾跃亭今后的发展令人担忧,FF板块很有可能是一个忧伤故事的美丽结尾。但这也正是商业的趣味和精彩所在——没有落幕之前,你永远无法知道剧情的安排……但有的时候,我们只是入戏太深。

以下为贾跃亭的回应函全文:

尊敬的北京证监局:

收悉通告内容后,我第一时间高度重视,紧急制定了详细反馈函,并与上市公司充分沟通形成债务解决意向,并委托贾跃民先生于 2017 年 12 月 29 日下午前往贵局进行了当面沟通和汇报。

对乐视体系公司债务危机引发的影响,给社会、政府、投资人、股民、供应商、员工都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和损失,我深感愧疚和自责,在此致以诚挚的歉意。我一定竭尽全力解决债务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弥补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因乐视体系公司在同一时间布局产业过多,公司管理能力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公司经营情况恶化,从移动手机业务资金链断裂开始,问题持续发酵并不断扩大。

2017 年 7 月,某银行机构仅仅因为逾期两周未支付 3000 余万贷款利息(贷款余额 12 亿),超倍冻结乐视非上市公司资产和我个人资产合计 261.62 亿元,引发诸多金融机构集中挤兑停止授信并提前追收贷款,绝大多数资产被司法冻结。非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戛然而止,彻底休克,全面停顿,10000 余名员工被迫解散,公司仅仅只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靠出售资产还债。

部分自媒体的不实或恶意报道,也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导致非上市公司经营性流动资金枯竭,进而引发乐视体系公司全面陷入资金困境。

虽然非上市公司的股东承担有限责任,非上市公司所欠上市公司的债务从法律上讲不应由我个人承担,但是出于对上市公司的情感和责任,我自愿由我个人全部承担,并拿出我的一切来解决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

首先,我积极与上市公司充分讨论沟通,提出明确的还款意愿和初步方案,双方形成债务解决意向,通过出售资产获得资金和以资产抵债的方式,解决上市公司的欠款问题,切实履行好上市公司股东责任。

其次,美国FF公司融资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有好多工作需要我来推动,保障电动汽车FF 91量产销售和按时交付。

第三,为更好地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问题,我已委托甘薇女士、贾跃民先生全权代理我行使上市公司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责任。包括资产处置等相关工作,也由甘薇女士、贾跃民先生全权负责处理。我会竭尽全力清偿债务和消除影响,配合上市公司解决债务问题,稳妥处置上市公司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我再次向社会公开郑重承诺,针对债务问题,我会尽责到底!